品牌 | 其他品牌 | 产地 | 国产 |
---|
造船业具有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特征,需要使用大量的劳动力,日本劳动力成本已占各(造船)公司总成本的20%-30%,在韩国也要占到15%-20%。而在我国人力成本在10%以下。
中国造船场地资源丰富,容易形成产能优势。与日韩等国相比,中国拥有很长的海岸线,比较容易地扩建造船基地。由于本国场地限制,大宇在中国的烟台、三星重工在宁波建设船体分段制造厂。
中国造船企业的劳动力优势、产能优势集中体现在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常规船舶的建造上,这是中国造船厂的三大主力船型,大部分用于出口,在市场上占有较大的*。
上海祝茂阀门有限公司船舶配套产业发展滞后
长期以来中国在船用设备领域的研发投入严重不足,中国船舶配套业总体技术水平严重滞后:船用核心部件大部分都需要依赖从国外进口解决;部分国内产能也都是授权许可证生产,产量满足不了需求;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部分船用设备产品品牌认知度还很低,无法在世界范围内享受维修等配套服务,从而得不到船东的认可,只能为沿海小型船舶和内河船舶配套。目前国内船舶配套自给率不足50%,而日本和韩国的船舶配套自给率则都高达90%以上。
中国远洋船舶的导航、通信、舱室、自动化设备,以及电机、电器等关键部件还大多需要进口。目前我国船用甲板机械缺口近50%;部分船用舱室设备、船舶通讯导航自动化系统等其他设备技术水平滞后,配套能力缺口更大。主机等核心设备被国外控制,这也意味着国产的船壳,装备国外主机配套设备,使船舶产业难以形成真正的竞争力。
核心技术能力较低。
从造船业本身来说,随着船舶市场需求的大型化、化、高速化、高度自动化和系列化,造船竞争的核心从资源比较转向了科技实力的竞争。今后技术能力、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等内在因素对船企竞争力的作用将变得更加明显。
工信部发布的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造船产能约6600万载重吨。据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2009~2012年间新船年需求量一般情景下为6000万载重吨,而2012年造船能力约为1.6亿载重吨,造船产能过剩仍达1亿载重吨,产能利用率不到1/2。按照《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2011年我国造船完工量占世界造船完工量的35%以上的目标,届时,我国已建成的造船基础设施将出现三分之一以上的产能过剩。如果把许多小船厂的数据统计在内,我国造船实际产能已接近1亿载重吨。